《疫情下的博物館》博物館數位革新的轉變與契機

文/楊方瑜


 

COVID-19 的衝擊

COVID-19 自 2019 年底開始肆虐全球,臺灣也在經濟、民生等各產業受到重大衝擊,不過在邊境管制的政策約束,以及勤洗手、量體溫、戴口罩的衛生宣導,再加上全民的高度自律及配合下,臺灣的疫情有效受到控制,更被全球讚譽為「臺灣模式」,生活在 2021 年 5 月前的臺灣,就彷彿世外桃源一般。然而, 2021 年 5 月,國內 COVID-19 疫情加劇,臺灣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,除了經濟方面受到衝擊之外,許多藝文活動,例如:音樂會、展覽與博覽會等等,都在這嚴峻的疫情下,不得不取消或是另作規劃,而博物館也無法倖免的走到了閉館這一步。

博物館營運的挑戰

這場疫情不只民眾的自由受限,博物館也面臨營運艱困的挑戰,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(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, UNESCO) 的調查報告顯示,有 90% 的博物館因疫情的關係必須閉館,其中的 10% 甚至面臨永久停業的窘境。歐洲博物館組織網絡 (Network of European Museum Organization, NEMO) 也針對 COVID-19 下歐洲各博物館做出調查,閉館造成博物館的財政受到相當大的挑戰,特別是觀光景點的博物館,損失的收入更是驚人。按照國際博物館協會 (InternatioanlCouncil of Museums, ICOM) 的定義:「博物館為一非營利、常設性機構,為了服務社會與促進社會發展,開放給大眾,而從事蒐集、維護、研究、溝通與展示人類的有形與無形文化遺產,以及其環境的場所。」然而, COVID-19 的擴散,博物館頓時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,如何在疫情下維持一貫的服務,讓民眾即使不用親臨現場,也能夠享受博物館帶來的文化饗宴,遂成為世界各博物館必須迫切處理的問題。

數位轉型與革新

拜科技所賜,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與多元,在疫情告急的狀態下,數位改革成了博物館的一個轉捩點。透過發展線上參觀博物館的方式,讓民眾即使在家也能享受博物館帶來的知識與樂趣,許多原本陳列在展覽館的展品,也因為數位化後變得栩栩如生、活潑生動;抑或是靜態展覽上無法呈現的畫面,都可以利用數位科技加以具體呈現,創造文化藝術更多可能性。世界各個博物館為了保持民眾對於博物館的熱度,運用社群網絡發起了非常多有趣的活動,例如:約克郡博物館每週五都會發起一項「展品挑戰」;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建置學習平臺「ÉducArt」,讓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網路上學習藝術相關的課程;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是使用多種圖像、互動遊戲的方式,吸引小朋友在線上學習藝術知識。

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線上活動
圖片來源: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#metkids

數位行銷與民眾參與

臺灣的博物館也利用了社群平臺 FaceBook 粉絲專頁或 Instagram 等,增加閉館期間與民眾互動的機會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起的一項計畫「 COVID-19 物件蒐集計畫」,此計畫推行的契機是,臺灣人民在這場抗疫的作戰中,相較於其他國家做得相對成功,深受世界矚目,因此希望透過這個計畫,可以將防疫的過程透過圖片或實體物件保存下來,讓後代能夠了解我們為了抗疫所做出的努力。

中衛醫療口罩徵收期間全款式
圖片來源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FB 粉絲專頁

藝術 vs 疫苗接種

藝術深植在我們生活中每一處,疫情危機下,藝術是否也能成為抗疫的助力之一呢?美國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(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, CDC) 透過與藝術家及藝術單位合作,希望能夠藉由藝術提高疫苗的接種率,藝術不單只是吸引人們的目光,透過故事、人物、圖像、音樂、文化實踐,讓人們能夠沉浸其中,這樣的方式比起政令宣導更加有趣,而且更容易理解。目前臺灣的疫苗接種率不到 50% ,也許除了過去傳統的宣導方式,也能透過藝術的力量讓我們的抗疫效果更上一層樓。

打疫苗宣傳圖片
圖片來源:GLOBAL OPEN CALL FOR ART

後疫情下的博物館

此次疫情影響了世界各地,雖然疫情尚未解除,但隨著疫苗的施打率提升,人們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,各大博物館也重新開張。因應 COVID-19 所帶來的改變,讓博物館的經營型態變得更加多元,未來除了實體的展覽外,數位科技的精進也能使博物館的服務更為豐富創新、多采多姿。